智慧的應變
引言
我想大家應該遇過一些危急的情況,不知最危急的境況是什麼?你在當中的應變又是怎樣?記得有一次,我在美國的一條高速公路開車,時速約90公里。當車駛近目的地時,便從高速公路轉到出口的緩衝路,時速也開始減慢。那條緩衝路比較向上傾斜,但當我駛到最高處時,突然發現前面有一輛車,正以龟速前進,非常危險,我唯有緊急煞車!但由於太急,車有點失控!那時只可憑駕駛經驗和自然反應,一時扭左,一時扭右,最終避過車禍。那時的應變談不上是好是壞,總之最後是安全了。
二千六百多年前,但以理和他的三位朋友也是遇到一個非常時刻,面對重大困難與考驗,他們作出了什麼應變?當我們看他們的故事時,我們可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什麼功課?
內容
1 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,將城圍困。
2主將猶大王約雅敬,並神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,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,收入他神的廟裏,放在他神的庫中。3 王吩咐太監長亞施毗拿從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貴冑中帶進幾個人來,
4 就是年少沒有殘疾、相貌俊美、通達各樣學問、知識聰明俱備、足能侍立在王宮裏的,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。
5 王派定將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飲的酒,每日賜他們一份,養他們三年。滿了三年,好叫他們在王面前侍立。
第一節上半節指出 à 事情發生的時間是約雅敬王第三年 à 即公元前605年
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迦基施打敗埃及後,隨即南下至耶路撒冷,強逼約雅敬臣服
第一節下半節至第五節繼續指出 à尼布甲尼撒將耶路撒冷圍困,並將聖殿中一些器皿帶走,也從宗室和貴冑中將幾個少年帶走
à 這些少年人是沒有殘疾、相貎俊美、通達各樣學問、知識聰明俱備,他們要侍立在王宮裡
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就是在當中
經文告訴我們,這些少年人要接受改造和訓練三年,有三樣事情他們需要做:
(1)
學習迦勒底文文字言語
(2)
被賜予新的名字
(3)
享用王所指定的膳食
他們喪失了家園,且被擄到異國,去到一個拜偶像、拜假神的地方。面對要適應環境及文化信仰改造的挑戰,但以理和三個朋友會怎樣為神作見證呢?
第六節至十六節,寫出他們在這危難中的挑戰及應變,當中看到他們的應變和抉擇不是隨便的,而是滿有智慧的。
6 他們中間有猶大族的人但以理、哈拿尼雅、米沙利、亞撒利雅。
7 太監長給他們起名,稱但以理為伯提沙撒,稱哈拿尼雅為沙得拉,稱米沙利為米煞,稱亞撒利雅為亞伯尼歌。8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,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。
9 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,受憐憫。
10 太監長對但以理說:「我懼怕我主我王,他已經派定你們的飲食,倘若他見你們的面貌比你們同歲的少年人肌瘦,怎麼好呢?這樣,你們就使我的頭在王那裏難保。」11 但以理對太監長所派管理但以理、哈拿尼雅、米沙利、亞撒利雅的委辦說:
12 「求你試試僕人們十天,給我們素菜吃,白水喝, 13 然後看看我們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,就照你所看的待僕人吧!」
14 委辦便允准他們這件事,試看他們十天。15 過了十天,見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。
16 於是,委辦撤去派他們用的膳、飲的酒,給他們素菜吃。
他們怎樣作智慧的應變?首先,從經文的內容看到,但以理他們只對第三樣事,就是享用王所指定的膳食這一事,作出抗拒。至於第一和第二樣,就是學習迦勒底語文和起名,經文沒有描述他們作出抗拒的行動,似乎他們是默默的接受當中的安排。
所以,我們可以看到,當但以理和三個朋友面對困難和挑戰時,他們不是好像蠻牛一般,心口掛一個勇字,盲目的憑血氣向前衝。反而,從他們的應變和抉擇,可以看到他們是滿有智慧的作出合宜的決定。從他們的決定當中,我們可以有幾個重要的功課可學習:
1.
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
首先,讓我們看看他們怎樣應對第一樣王所指定的事,就是要他們學習迦勒底文字言語,似乎王要用迦勒底的文化將這些被擄者同化。不過,但以理他們應明白,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,要學習當地的文字言語是正常的,是有需要的,況且他們將來還要在王前服侍。因此,縱使當中少不免接觸到迦勒底的文化,但以理他們沒有反抗。其實,昔日約瑟和摩西不也是在埃及學習當地的文字言語!
有時候我們處身逆境中,看事情很容易會有偏見,看什麼事都好像是不好的。其實,可能有些事是環境所需的,是環境所造成的。有一個信徒,失業了幾個月,我問他在找什麼工作,他說只是一般的文職工作,那我問他會不會打字,他說打英文不是很快,中文就唔識打。我便說,那你不趁著有空,好好的去學中文打字?怎知他說,有什麼好學,又難又麻煩。你說我應該有什麼反應呢?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中,打中文已經是做文職工作的一個很基本要求。同樣,很多時候,我們會對神的事物或安排作出抗拒,而忽略了當中實際的環境和需要。
弟兄姊妹,當我們面對困境,我們要理性地想一想,看看當中不合心意的事是否都是壞事,都必需抗拒?抑或是在當中也有我們可學習的地方?以致更能被神使用?
2.
認識自己的局限
除了有智慧的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外,但以理他們也認識自己的局限。這是跟第二件王所指定的事有關,就是給予新的名字。原本但以理和三個朋友的希伯來名字,都是與耶和華神有關。但給予新的名字,就令他們不單更像巴比倫人,且名字多與巴比倫的神祗有關:
但以理:神是審判者
à 伯提沙撒:女神(瑪度太太),求保護王的性命
哈拿尼雅:耶和華是慈悲的
à 沙拉得:我非常懼怕(神)(可能是指瑪度)
米利沙:誰像神
à 米煞:我沒有價值
亞撒利雅:耶和華幫助
à 亞伯尼歌:尼波的僕人
在舊約時代,人的名字是重要的,很多時候名字反映出人的信仰。但在這個「特殊」境況,但以理他們又可以在改名這事上做得到什麼?就算是他們強調不要這樣的名子,那又有什麼用?咀巴是人家的,但以理他們是控制不到的!我想你們也試過比人改花名,你越是不准他們叫,他們越是要叫,你是阻止不了。但以理他們知道自己的局限,所以在這事上不作無謂的爭鬥。
很多時候,我們會嘗試去改變週圍的事或人;但我們要曉得自己的局限,要知道有很多的事物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改變的。弟兄姊妹,嘗試以自己的方法和能力去改變一些我們不可以控制的事物,最終的結果只會是煩惱與失敗。讓我們不要留戀在一些不能控制的事物上,而是將它們交給神去處理;反過來,我們應多些思想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藉著行動,加上對神的交托,從困境中走出來。
3.
冷靜察辨情況而行動
但在膳食這件事上,但以理他們卻作出抗拒,第八節很清楚指出「但以理卻立志,不以王的膳,和王所飲的酒,玷污自己。」在膳食這件事上,但以理選擇不被玷污,立志要為耶和華神作見證。為何王所指定的膳食會玷污但以理他們?因為那些食物一方面包含猶太律法定為不潔的食物,例如豬肉、馬肉。另一方面,食物可能曾被拿去拜偶像,通常一部分王的用膳會先獻給巴比倫的神祗。但以理不希望被這些食物玷污自己,如果他妥協,他身為神的選民的獨特身份,他在飲食上獨特的區別就沒有了,可以說,便不再是以色列人了;反過來,他們要在巴比倫,證明以色列所相信的神才是生命的主宰。不過,但以理不是貿貿然拒絕進食王所指定的膳食,而是有計劃地小心、謹慎行事。
其實,作決定不難,但要實行出來卻又是另一回事。我們有不少正確的決定,決定的時候滿腔熱誠,但卻從未有實行過,正是「決而不行」。但以理沒有耽延,而是勇往直前,把決定付諸實行。第八節下半節至第十節指出,但以理首先請求太監長,容他們不吃王所指定的膳食,但太監長懼怕他們會因此而消瘦,以致他的頭顱不保。雖然但以理在太監長面前䝉憐憫,但太監長還是要拒絕但以理的要求。遭到太監長的拒絶,但以理沒有灰心,第十一節至第十四節描述他智慧地請求委辦,請求讓他們吃素菜及喝白水十天,看看果效如何,然後再作決定。由於只是試十天,十天與三年的比較,實在是微不足道,委辦於是答應了但以理的請求。
但以理沒有因為遇到太監長的拒絕而灰心放棄,且我們看到你的智慧;他沒有一開始便作出強烈的抗爭,而是以智慧設定一個很能說服人的計劃。不知當大家遇到危難困摬時,會容放棄嗎?其實,天下事豈能盡都如意,我們在危難困境中,很多時候要作取捨,要作選擇。我們每次選擇的路,對於我們的基督徒生命都是十分重要;你所作的決定,會顯明你是何等樣的信徒,而且我們今天的決定,會塑造我們將來屬靈生命的成熟。
另外,大家也可以看到,但以理處事謹慎,心思細密,處事充滿著智慧。我相信這樣的智慧不是血肉之軀的智慧,而是包含著屬天的智慧,是一個信靠神的人可以擁有的,因為神就是智慧的源頭,正如箴言二章6-8節指出:「耶和華賜人智慧,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,,他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,給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,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,護庇虔敬人的道。」
當我們在困境危難的時刻,我們會否冷靜地策劃行事?會否靜心向神傾訴倚靠,尋求智慧和方向?
有一天一個媽媽,帶著她年幼的兒子去雜貨店買東西,老闆看到小孩可愛,就打開一盒糖果,要小孩自己拿一把,但是叫來叫去他都不拿,結果老闆拿了一大把給他。回到家裡,媽媽問兒子為什麼老闆叫他這麼多次他都不拿,小孩得意洋洋的說:「因為我的手很小呀!老闆的手比我的大得多,他拿的一定比我多!」很多時候,能冷靜、有智慧地應變,得到的結果會更美。
現今的社會,充滿了不少怨氣、怒氣,影響到工作環境、家庭,甚至教會,不知大家有沒有受到影響?還是大家能好像但以理他們,以屬天的智慧,來面對和處理各樣危難困境?來忠心的為神作見證?現今的社會,需要的不是被社會世俗玷污了的信徒,而是帶有使命,願意忠心為主作見證的基督工人。
4.
以信心交托決定
雖然能夠享用王所吃的食物,是很多人夢寐以求,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光榮;而另一方面,違背王的命令是會被處死。但以理他在這個「非常」時刻,不羡慕當中的光榮,更不讓食物玷污,但以理的應變不是單單靠屬靈的智慧,而是對耶和華神的信靠,他們知道神是在一切事的背後,神是掌管萬有的主宰!神不是遠遠在看,祂是會伸出友援之手。
第十五及十六節指出十天過後,委辦「見他們的面貎,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,於是委辦撤去他們用的膳、飲的酒,給他們素菜吃。」為何他們會更加俊美肥胖?難道真的是吃素菜的果效?應該不是!短短十天的時間,不是素菜能做到的,而是神的作為,神祝福但以理他們的信靠,使他們比其他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。
不但如此,第十七節至二十節更指出:「神在各樣文字學問上賜給他們聰明知識,但以理又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。尼布甲尼撒王預定帶進少年人來的日期滿了,太監長就把他們帶到王面前。王與他們談論,見少年人中無一人能比但以理、哈拿尼雅、米沙利、亞撒利雅,所以留他們在王面前侍立。王考問他們一切事,就見他們的智慧聰明比通國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勝過十倍。」而但以理一直在巴比倫王朝中為官,直到波斯王古列登位,但以理還在。
其實,我相信但以理他們不是只在膳食這件事上信靠神,相信神的保守和供應,就是在學習迦勒底文字言語和改名這二件事上,也是要信靠神的保守,不會成人別人評擊失見證的藉口。
神是掌管一切的主宰,祂保守及祝福信靠祂的人。但以理他們雖然身處困境,卻為神作了美好的見證。弟兄姊妹,當遇著困難時,你的見證是榮神益人的見證,還是失敗跌倒的見證?!
結語
當遇到危難困境時,我們應作智慧的應變:(1) 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, (2) 認識自己的局限, (3) 冷靜察辨情況而行動,以及 (4) 以信心交托決定。智慧與信心是相輔相成。我們跟隨神,不要好像一頭蠻牛,心口掛一個勇字,盲目向前衝!但以理和三個朋友雖然身處「危難」,仍能小心謹慎行事,尊心信靠神的供應及帶領,蒙神大大的祝福及使用!讓我們無論遇著什麼波浪困難,也能好像但以理他們一樣,以智慧及信靠作應變,見證神是大能的神,是掌管萬物的主宰,是生命的供應者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