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未來的一年裡,會以講道形式講解但以理書的內容,大約是每月一次,每次一章。希望這些講章能幫助大家對但以理書有更多理解和應用。
首先,與大家分享書的簡介:
至高者掌管一切
但以理書是一本特別的書,書的後半部充滿異象和預言,全書的經文有接近一半是預言。
所以,但以理書可說是舊約的啟示錄,書中的異象和預言與新約的啟示錄前後吻合,首尾呼應。
但以理書在希臘文、中文和英文聖經譯本裡,都是歸入先知書的類別,但它在希伯來的聖經中,卻不是放在先知 Neviim 的部份,而是歸入聖卷文集 Ketuvim,也就是與路得記、以斯帖記等書同類。為什麼會是這樣?原因應是因為但以理書沒有先知作品的特有句型,例如「耶和華的話臨到某某的兒子」(參考何西阿書一:1,約珥書一:1,西番雅書一:1)、「耶和華如此說」(阿摩司書一:11、二:4、6,撒迦利亞書十一:13,瑪拉基書一:2)、「先知某某所得的默示」(哈巴谷書一:1)等。不過,它卻又有神的天使與但以理之間的對話,且這些對話裡都有提到神對以色列人未來境況的預言。
但以理書後來被歸類在先知文集中,很可能是基於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廿四章15節所說過的一句話:「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『那行毀壞可憎的』站在聖地」。留意,耶穌基督在這裏稱但以理為「先知」,因此,往後教會會很自然地將這本經書歸類在先知文獻中。
但以理書的另一個特色是用兩種文字寫成,有一半(2:4b -7:28)是亞蘭文 Aramaic,其他部份則是用希伯來文。亞蘭文是閃族的語言,通行在近東敘利亞的地方。亞述征服亞蘭後,開始使用亞蘭文,後來巴比倫、波斯也將它當成官方公文文字,直到亞歷山大時,才改成希臘文。亞蘭文與希伯來文很接近,以色列人被擄之後,亞蘭語為平民所習用,而古希伯來語則是宗教語言和上層階級所使用。亞蘭文從公元前八世紀直到公元後六世紀,是近東的主要語言,直至公元後六世紀才被阿拉伯語取代。所以,對亞蘭文的部分之意思,那時的外邦人都會看得懂,這也正是作者的用意,要他們明白神的作為和審判。
「但以理」這名字的意思是:「神審判」( 或「神是我的審判者」),他與同伴哈拿尼雅(「耶和華是榮耀的」)、米沙利(「和神一樣」)和亞撒利雅(「耶和華幫助的人」)為第一批被擄到巴比倫的人。巴比倫城 (Babylon)的位置,是在現今伊拉克南部,在底格里斯河與糼發拉底河流域一帶平原附近,稱為美索所不達米亞平原(Mesopotamia)。
http://biblegeography.holylight.org.tw/
在公元前 1700年 ,巴比倫城統一附近一帶平原城市國家,成為古巴比倫王國。在公元前 729年 ,古巴比倫王國為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佔領,長達一世紀之久。 到公元前 626年左右,亞述所派管治巴比倫的拿布普拉撒(Nabopolasser)反叛,建立新巴比倫王國,及後聯同伊朗高原的瑪代王國,在 公元前612年 攻陷亞述首都尼尼微;於是,亞述帝國在公元前609年為新巴比倫王國及瑪代王國瓜分。新巴比倫王國分取了亞述帝國位於底格里斯河以西土地。
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入侵耶路撒冷三次,第一次於公元前 605年(即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)(代下 36:6,王下 24:1),那時尼布甲尼撒在基米施打敗埃及後,隨即南下至耶路撒冷,強迫約雅敬臣服,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就是在這一次被擄。第二次在公元前597年(即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的時候,王下 24:10-16),這一次先知以西結(結 1:1-3)被擄,而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西底家為王(代下 36:10)。第三次是在公元前 586年,因著西底家背叛,巴比倫大軍便攻陷耶路撒冷,焚燒聖殿和宮殿,猶大國便滅亡,這是以色列人第三次被擄(王下 25:1-21,代下 36:11-21)。
但以理被擄到巴比倫時還是十多歲的少年,但他被神眷顧,不僅後來成為巴比倫的總理,管理巴比倫,位高權重,他也歷經改朝換代七十年之久,在瑪代波斯的統治下還是首長,管理120總督。
但以理書前六章是故事題材,記載了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的六個故事,描述他們如何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事端和挑戰。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信徒,對這些故事應該不會陌生,原因是在兒童主日學裡,很多時都會聽到但以理被丟進獅子坑中,以及他的三位朋友被丟入火爐等故事。
但以理書的後六章則主要是異象啟示,專述但以理的四個異象,當中大家常聽到的可能是七十個七、一頭十角等預言。這六章的重點並非記錄歷史事件,而是揭示歷史的意義和世界的未來。但以理所見的種種異象,雖然是與各國霸業的興替有關,但更基本的主題是神的權能遠超萬國萬民之上。人類歷史往往看似是充滿混亂和爭鬥,實則卻完全在神的掌握之中,並按著祂的旨意向著既定的目標移動。因此可以說,但以理書在記述神的作為和預言的背後,也在揭示歷史的發展和意義,
以及對未來的展望。
但以理書是何時寫成,當中有不少爭論。其中最重要的渉及第十一章有關希臘和波斯王朝的事件記載,究竟是預言,還是歷史記載?我認為沒有理由不相信那些經文是預言,況且死海古卷的發現也推翻了公元前二世紀這個寫作日期的說法。相信但以理書是在波斯王朝建立後不久寫成,大約是公元前 530年。
但以理書每章的主要內容是:
第一章: 城陷被擄,面臨同化
第二章: 王夢大像,解夢受賞
第三章:
被迫拜像,火窑被救
第四章: 王夢樹倒,經歷被棄
第五章: 指頭寫字,預告審判
第六章: 不棄禱告,獅坑被救
第七章: 四獸異象,王朝興衰
第八章: 綿羊山羊,表徵兩國
第九章: 七十個七,救贖預告
第十章: 悲傷力弱,主加力量
第十一章:南北兩國,不斷爭鬥
第十二章:末日復活,預言必成
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裡,會以講道的形式,去探討但以理書的內容及應用,好讓我們能明白神在但以理書裡給我們的教導,並適當地應用在我們的生活裡。今次在這個概論裡,我們先從整卷書的主題和教導裡來看。首先,連貫整卷書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:神的主權;所以,我定了今次的題目為:至高者掌管一切。環繞這個主題,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重要的功課:
(一)
敬畏至高掌權者
在整卷但以理書裡,一個連貫的主題就是神的主權。神是至高無尚,祂掌管一切;祂是萬神之神、萬王之主。連外邦君王尼布甲尼撒王也作出讚美的宣告,2:47 就記載了他在但以理解完夢之後,便對他說:「你既能顯明這奧祕的事,你們的神誠然是萬神之神、萬王之主,又是顯明奧祕事的。」
尼布甲尼撒王承認以色列的神、但以理的神是萬神之神、萬王之主;而他後來被神審判,變成瘋癲,當回復正常,得回王位後,他(4:1)曉諭住在全地各方、各國、各族的人說:
願你們大享平安!
2 我樂意將至高的神
向我所行的神蹟奇事宣揚出來。
3 他的神蹟何其大!
他的奇事何其盛!
他的國是永遠的!
他的權柄存到萬代!
到波斯王朝,大利烏王也是一樣的頌讚以色列的神:
6:25-27 … 傳旨,曉諭住在全地各方、各國、各族的人說:「願你們大享平安!現在我降旨曉諭我所統轄的全國人民,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戰兢恐懼。因為他是永遠長存的活神,他的國永不敗壞,他的權柄永存無極! 他護庇人、搭救人,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蹟奇事,救了但以理脫離獅子的口。」
弟兄姊妹,外邦君王尼布甲尼撒王和大利烏王都認識神是至高者,掌管一切,行神蹟奇事,人要在祂面前戰兢恐懼。那麼,在我們的生命裡,可有時常保持一個敬畏神的心態?
可能你會問,怎樣才是敬畏神呢? 敬畏神不是單單「尊敬」神,而是對神的崇敬和順服。
希伯來書 12:28-29 是很好的描述:「所以,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,就當感恩,照神所喜悅的,用虔誠、敬畏的心事奉神。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。」
申命記 10:12-13亦指出:「以色列啊,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?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 ,遵行他的道,愛他,盡心盡性事奉他,遵守他的誡命律例 ... 」另外,20-21節告訴我們:「你要敬畏耶和華你的神 ,事奉他,專靠他,也要指著他的名起誓。他是你所讚美的,是你的神,為你作了那大而可畏的事,是你親眼所看見的。」
所以,敬畏神就是愛神、讚美祂、專靠祂、遵行祂的道、事奉祂,我們要明白祂是掌管一切,萬有都在祂之下。
談到敬畏神,我們也當認識書中不斷展示至高神的兩個重要屬性,就是祂是審判者和保護者。
(1)
至高神是審判者,祂厭惡及審判罪惡。換言之,敬畏神亦包括:明白神厭惡罪,祂會審判罪及管教祂的兒女。 希伯來書 12:5-7指出
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,說:我兒,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,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;因為主所愛的,他必管教,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。你們所忍受的,是神管教你們,待你們如同待兒子。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?你會否以為神的管教是不會臨到你身上嗎,因而會容易姑息罪呢?
在但以理書裡,我們屢屢看到神對罪的審判和管教:
1:1-2 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,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,將城圍困。 主將猶大王約雅敬,並上帝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。
4:24-27 「王啊,講解就是這樣:臨到我主我王的事是出於至高者的命。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,與野地的獸同居,吃草如牛,被天露滴濕,且要經過七期。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,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。守望者既吩咐存留樹,等你知道諸天掌權,以後你的國必定歸你。王啊,求你悅納我的諫言,以施行公義斷絕罪過,以憐憫窮人除掉罪孽,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長。」
5:18-21 「王啊,至高的神曾將國位、大權、榮耀、威嚴賜與你父尼布甲尼撒, 因神所賜他的大權,各方、各國、各族的人都在他面前戰兢恐懼。他可以隨意生殺,隨意升降。但他心高氣傲,靈也剛愎,甚至行事狂傲,就被革去王位,奪去榮耀。他被趕出離開世人,他的心變如獸心,與野驢同居,吃草如牛,身被天露滴濕,等他知道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,憑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國。
5:22-24 「伯沙撒啊,你是他的兒子,你雖知道這一切,你心仍不自卑,竟向天上的主自高,使人將他殿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,你和大臣、皇后、妃嬪用這器皿飲酒。你又讚美那不能看、不能聽、無知無識、金、銀、銅、鐵、木、石所造的神,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,管理你一切行動的神。因此,從神那裏顯出指頭來寫這文字。」
5:25-28 「所寫的文字是:『彌尼,彌尼,提客勒,烏法珥新』。 講解是這樣:『彌尼』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;『提客勒』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裏,顯出你的虧欠;『毗勒斯』就是你的國分裂,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。」
儘管神的管教是出於愛,管教畢竟還是一件讓人懼怕的事。 作為神的兒女,我們要敬畏他的管教,尋求過討神喜悅的生活。
(2)
保護者
雖則神是審判者,祂也是保護者。在危難困境中祂會保守祂的子民。但以理書裡提供了很好的例子:
3:28-29 尼布甲尼撒說:「沙得拉、米煞、亞伯尼歌的神是應當稱頌的!他差遣使者救護倚靠他的僕人,他們不遵王命,捨去己身,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。 現在我降旨,無論何方、何國、何族的人,謗讟沙得拉、米煞、亞伯尼歌之神的,必被凌遲,他的房屋必成糞堆,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。」
6:19-24 次日黎明,王就起來,急忙往獅子坑那裏去。臨近坑邊,哀聲呼叫但以理,對但以理說:「永生神的僕人但以理啊,你所常事奉的上帝能救你脫離獅子嗎?」但以理對王說:「願王萬歲!我的神差遣使者,封住獅子的口,叫獅子不傷我;因我在神面前無辜,我在王面前也沒有行過虧損的事。」王就甚喜樂,吩咐人將但以理從坑裏繫上來。於是但以理從坑裏被繫上來,身上毫無傷損,因為信靠他的神。王下令,人就把那些控告但以理的人,連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帶來,扔在獅子坑中。他們還沒有到坑底,獅子就抓住他們,咬碎他們的骨頭。
所以,在危困中我們可以向神呼求幫助,因祂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山寨!我們不需懼怕,只要專心倚靠祂。
(二)
擁有神國度的視野
除了要認識及敬畏那至高掌權者,信徒也要擁有神國度的視野。我們要擴闊視野,不要用俗世的眼光看事物,而是要以神的國度來宏觀的看,就好像1:2-3的記載:
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,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,將城圍困。主將猶大王約雅敬,並神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。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,收入他神的廟裏,放在他神的庫中。
這兩節經文告訴我們,猶大之淪陷,是神的作為,原因是祂要審判猶大國一直以來叛逆祂的罪。神掌管一切,也包括地上王國的興起和歿落。所以,但以理說 (2:20-21):
1:9和1:17也展示出這一點:
1:9 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,受憐憫。
1:17 這四個少年人,神在各樣文字學問上賜給他們聰明知識,但以理又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。
2:44-45更指出一個重要真理,就是神的國最終會得勝,取代地上的王國。這兩節經文指出:
2:44 「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,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,永不敗壞,也不歸別國的人,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,這國必存到永遠。
45 你既看見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從山而出,打碎金、銀、銅、鐵、泥,那就是至大的神把後來必有的事給王指明。這夢準是這樣,這講解也是確實的。」
從第一章一直到第十二章,一個連貫著整卷書的重要信息就是: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,也是進入到人類歷史中的真神。
今天在很多人的世界觀裡,不相信神的存在及祂在人類歷史中彰顯祂自己的作為。但以理有一個神國的視野,使得他在一個不容易的處境裡面,仍然相信神是掌權。就像約瑟對他的哥哥們說:「不是你們把我賣到埃及,乃是 神把我差到埃及(創45:8)」。求主幫助我們也有這樣一個神國的視野。
不知道你現在的處境是怎樣?你可會正遇到一些困難?我們要像但以理一樣,堅信神的主權,擁有一個神國的視野。要培育神國度的視野,必須培育做僕人的心態。但以理身處外邦,屢遇危困,仍忠心專靠神,被神使用,做好神給他的差事,服侍外邦的君王,為神作美好的見證。
親愛的弟兄姐妹,沒有一個人是小到上帝不能用的。一個十多歲的小夥子,神就已能用他。我們在公司裡、社會裡、在教會裡,可有以神的國度為前題?可有帶著僕人的心志來被神使用呢?
(三)
活出忠心的見證
正如剛才提到,但以理以神國度的視野來看事物,忠心的倚靠神,在外邦人中作美好的見證。書中記載了不少例子,展示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,不顧性命的,也不離棄神,堅強的為祂作見證。
3:13-18記載了三位朋友誓死不拜金像:
當時,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,吩咐人把沙得拉、米煞、亞伯尼歌帶過來,他們就把那些人帶到王面前。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:「沙得拉、米煞、亞伯尼歌,你們不事奉我的神,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,是故意的嗎?你們再聽見角、笛、琵琶、琴、瑟、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,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,卻還可以;若不敬拜,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窰中!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?」沙得拉、米煞、亞伯尼歌對王說:「尼布甲尼撒啊,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。即便如此,我們所事奉的神,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窰中救出來。王啊,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;即或不然,王啊,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,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!」
但以理自己也因為每日三次禱告神,而被扔到獅子坑中:
6:7國中的總長、欽差、總督、謀士和巡撫彼此商議,要立一條堅定的禁令,三十日內不拘何人,若在王以外,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,就必扔在獅子坑中。 8 王啊,現在求你立這禁令,加蓋玉璽,使禁令決不更改,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,是不可更改的。」 9 於是大利烏王立這禁令,加蓋玉璽。10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,就到自己家裏(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),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,禱告感謝,與素常一樣。 11 那些人就紛紛聚集,見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禱懇求, 12 他們便進到王前,提王的禁令說:「王啊,三十日內不拘何人,若在王以外,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,必被扔在獅子坑中,王不是在這禁令上蓋了玉璽嗎?」王回答說:「實有這事,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。」13 他們對王說:「王啊,那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,也不遵你蓋了玉璽的禁令,他竟一日三次祈禱。」 14 王聽見這話,就甚愁煩,一心要救但以理,籌劃解救他,直到日落的時候。
弟兄姊妹,大家可有想到如何持守對神的忠心?如何在這個世界持守盼望,為神作美好的見證?想想你在工作裡、家庭生活裡、朋友相交裡、教會事奉裡,曾為神作過什麼見證?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!他們和我們一樣,都是血肉之軀,分別的可能是在信心的程度和層面上不同;求神幫助我們對祂的信靠和忠心,放膽的為祂在眾人面前作見證。還有什麼事是應該或可以做,而沒有去做呢?求神幫助我們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